• 主页 > 鸡鸭鹅病防治 > 肠道疾病
  • 牛蛙养殖技术全套教材,牛蛙养殖技术和方法

    苗种放养:放苗前须进行养池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仔细消毒,在清塘消毒后10天左右,即可放蛙苗。牛蛙的驯食: 驯食是为了使牛蛙捕食不动饵料(如配合饵料),使其采食人工的饲料,以解决大规模养殖牛蛙的食物问题。

    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并定时用漂白粉或强氯精全池遍洒消毒;分池后及时用20ppm的高锰酸钾对蛙体进行消毒,防止机械损伤使病原体传播;发现病蛙、死蛙及时找出隔离,除此之外,还要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溶液对工具进行消毒。催产药物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及牛蛙、青蛙、虎纹蛙等的脑下垂体。



    牛蛙养殖技术的培训



    1、牛蛙养殖技术的培训

    牛蛙是两栖动物,在养殖场地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选择环境幽静,背风向阳,冬暖夏凉,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牛蛙除了防病害以外,还要防止蚂蟥、鱼雀、青蛙及老鼠、蛇类、鱼、龟鳖等敌害的侵袭,才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蝌蚪的分级饲养:刚孵出的蝌蚪,幼小体弱,不宜移池,要在孵化池中饲养10天后,才能分池饲养。幼蛙和成蛙的越冬管理:刚变态的幼蛙和成蛙的越冬方式基本一样。



    牛蛙养殖技术和管理



    2、牛蛙养殖技术和管理

    牛蛙养殖场设计多种多样,应根据自己的场地面积、环境条件、资金来源和产销等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牛蛙养殖场。牛蛙繁殖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苗种生产,而苗种又是牛蛙生产的物质基础,所以牛蛙的繁殖工作是发展牛蛙生产,特别是规模生产极重要的一环。红腿病红腿病是牛蛙在幼蛙和成蛙阶段的主要病害,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池,有的潜伏水中,不愿活动,不摄食物。



    牛蛙养殖技术书籍



    3、牛蛙养殖技术书籍

    蛙池与围墙之间留2米宽的斜坡空地,上面种一些植物或杂草,供牛蛙休息或捕食,蛙池四角种上水浮莲。蛙池最好建在冬暖夏凉的地方,蛙池不仅水质要好,排灌水方便,还应具备不同用途的养殖池、动物性饵料繁殖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亲蛙池的总面积要根据亲蛙的数量而定,通常以每平方米放养1只亲蛙为宜。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均会吞食牛蛙蝌蚪,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牛蛙养殖技术哪里学



    4、牛蛙养殖技术哪里学

    牛蛙红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病蛙行动迟钝,食欲退止,后腿和腹部出现点状出血,继而扩大为红色斑块,并可感染至体表及肺、肝、脾、肠等部位,使组织坏死、出血,腹部膨胀。幼蛙的放养密度应根据个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养刚变态的幼蛙100~150只,30天后,体重达25~50克;放养80~100只,体重60~80克,如果条件许可,还可适当加大密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changdaojibing/1593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