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名爱好爬虫类的网友あい(ai),拍到的一张肥尾守宫照片,瞬间登上Twitter当日浏览人气排行榜!它们分布在海拔约1500 公尺的高地,外貌上跟肥尾守宫有明显区别,它们身上尾部都有一些圆形小刺突起。部分母肥尾守宫达到性成熟条件后的首先年并不会繁殖,直到第二个繁殖季才能正常繁育。更短小的四肢,包括脚趾都显得更短更粗;更肥硕的身体;头部更宽厚,吻部更短,眼眶更圆;尾部整体显得肥厚。
肥尾守宫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 :分布西非塞内加尔,奈及利亚,迦纳,喀麦隆等国。但现在肥尾守宫与豹纹守宫一样都已经人工化的非常彻底,市面上的个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人工繁殖的个体。肥尾守宫近年来通过选择性繁殖,也如同豹纹守宫一样出现了各种不同花色基因个体。肥尾守宫大概在每年的12 月底至2 月初发情,比豹纹守宫的时间要早一个月。
1、肥尾守宫饲养新手教程
一般鞋盒大小(30 * 40 厘米)的空间可以饲养1 ~ 2 只成体的肥尾守宫。除了加热垫外,陶瓷灯,爬虫夜灯都可以作为加热器材,设置时同样要保证环境中必须要有冷热区之分,可供肥尾守宫自己调节。饲育方法与豹纹守宫相似,但个体一般较豹纹守宫大,产量较少且繁殖成功率较低。虽然和豹纹守宫的产地相距遥远,但是肥尾守宫和豹纹守宫在生物学上的关系非常亲近,这点从它们非常相似的外形上也看的出来。
2、肥尾守宫图片
有些国外资料指出肥尾守宫需要经过18 个月才能进行繁殖,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另外要小心,肥尾守宫的肠胃比豹纹守宫更为敏感,发生问题后治疗起来也更麻烦。一只祖鲁隐焦糖肥尾守宫,三月份出生,目前小亚成,退坑出[图片] [图片] [图片]。大量人工繁殖前的肥尾守宫主要主要来自贝宁,加纳和多哥这几个地区的出口。
3、肥尾守宫和豹纹守宫区别
肥尾守宫的性别由孵化温度决定,一般28 °C 以下的基本都是雌性的,相反高于28 °C 的,雄性的机会比较大。东非肥尾守宫由于产区连年战乱,输出的个体很少,价位比一般肥尾守宫要高很多倍,美国已经有人工繁殖个体出现,但是仍然只有野生型态的体色。原生的肥尾守宫有两种形态,普通种身体间有暗褐色和棕褐色宽条纹。特别是蟋蟀,大部分肥尾守宫都非常喜欢,幼体出生后大都只接受蟋蟀。
4、肥尾守宫橘白
肥尾守宫,又称双头守宫,因尾部肥大,四肢短小而得名,憨厚的样子,萌萌哒,让人没有任何抵抗力~~~。后续我们会有肥尾守宫各个品系的介绍,饲养方法,繁殖技巧,日常问题等等!最适合肥尾守宫的温度在25 ~ 34 °C 间,昼夜温度可以适当调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danji/3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