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表示,还有一些例子,如一些食物舍不得扔,尤其是很多人觉得食物放冰箱就没事了,放冰箱里虽然能够抑制细菌的增长,但是有一些细菌在低温下还是可以生长、分泌毒素,所以最重要的是食物不要很长时间保存。米酵菌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被污染食品具有正常的外观,所以从感官上发现食物被毒素污染,几乎不可能。米酵菌酸对热稳定,经100℃煮沸和高压烹饪也不能破坏,是引起食物中毒和食用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月1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提示,2010年至今,酵米面中毒已致37人死亡,涉及14起,84人中毒,为了生命安全,请谨慎食用酵米面类食品。家庭储藏粮食污染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通常比较低,即便超标几倍十几倍,也达不到一天致死的程度,但长年累月吃这种污染粮食,会大大增加肝癌的风险。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毒假单胞菌)是我国学者1977年在东北酵米面中毒食品中发现的一种食物中毒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1、慎吃酵米面
好细菌跑到食品里安家落户,大量繁殖,将食品的味道、质地及口感都给改变了,产生了更多的营养物质,而且更好消化,这是发酵食品。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傅胜表示,米酵菌酸毒素的产生主要与工艺、基质、环境相关,广东气温高,相对发生多一些,湖南相对好很多,因为湖南温度相对低,米粉制作需要开水煮沸,平时吃的也都是新鲜米粉。
2、慎吃酵米面类食品有哪些
有人质疑,黑龙江鸡西那家人去年就吃了酸汤子,怎么没中毒,今年拿出来冷冻一年的发酵玉米面做成酸汤子,发生中毒。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健康风险评估与标准研究室副主任医师黄芮指出,广东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要求河粉等湿米粉出厂的时候都要有密封包装,保质期超过24小时的,要在低于10℃的条件下运输、贮存及销售;如果是保质期在24小时内的,生产日期的标注要精确到小时。
3、慎吃酵米面类食品
酵米面类食品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粗粮细作的加工方法,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会将各种粗粮浸泡在水中,发酵十余天,之后做成酵米面,然后再制成各种食品。为什么发酵工艺运用得如此广泛,发酵后的食物有什么营养上的优势吗?
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它主要产生于发酵的玉米面制品,变质的鲜银耳、木耳,其他变质淀粉类制品(糯米、小米、高粱和马铃薯粉等)中,高温煮沸不能破坏毒性,并且中毒后没有特效救治药物,病死率达50%以上。谷类发酵制品不应长时间贮存,防止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导致食用后中毒。我们采用的是湖南本地大米,坚决不用转基因大米、坚决不用发霉的大米、坚决不用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大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angzhiguanzhu/2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