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月,川内散养户压栏惜售,叠加端午节假期需求提振,供减需增带动猪肉价格持续走高;下半月,川内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积极出栏,生猪供应增多,而消费端对于高价猪肉接受力较弱,经销商压价意向增强,猪肉价格下滑,跌幅有限。事实上,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的猪周期,眼下正受到有史以来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的挑战。
本月,华东地区猪肉月均价每公斤24.33元,环比上涨16.8%,同比上涨33.1%,较上月涨幅扩大19.9个百分点。一头猪大约可以屠宰出体重70%以上的猪肉,现价每斤8.5元的生猪,可得出的猪肉成本约为12元,进入批发环节后还要再加上屠宰企业的利润。而猪肉批发市场上周均价为每公斤18.42元,环比跌3.3%,同比跌52.2%,已连续4周下跌。
1、猪肉每公斤降了6元
以粮农组织的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是世界首先大猪肉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每年我国都生产出占到全球产量一半的猪肉,同时也大致消费掉全球消费量的一半。总体看,受养殖户和规模养殖场均看涨后市,商务部启动对原产于欧盟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月全国猪肉月均价环比大幅上涨。上半月,部分散养户和规模养殖场将猪源回圈二次增重,屠宰企业收购生猪成本较高,支撑猪肉价格上涨。
农业农村部12日发布,受生产惯性增长影响,当前我国生猪出栏偏多,加上春节后消费淡季猪肉需求下降,猪肉供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份生猪集贸市场价每公斤18.15元,环比上涨16.4%,同比上涨26.1%;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主力合约(2024年9月)6月收盘价每公斤17.62元,环比下跌0.4%,比上年同期9月合约收盘价上涨13.6%。
何嘉德表示,今年中国进口猪肉相比去年出现很大增幅,主要原因还是较大的生猪价格差异。下半月,前期压栏猪源陆续出栏,生猪及猪肉供应增加,但受天气炎热影响,猪肉消费疲软,经销商采购意向减弱,猪肉价格下跌,跌幅有限。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共11.54万吨,环比下降17.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仍43.5%,而1-10月份累计进口猪肉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2.8%。
下半月,前期回圈增重的大体重生猪陆续出栏,生猪及猪肉供应增加,但猪肉消费疲软,价格回落,跌幅有限。上半月,受北方生猪及猪肉价格上涨行情带动,广东地区散养户出栏节奏放缓,加之省外猪肉调入广东地区的数量减少,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而端午假期提振猪肉消费,供减需增带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angzhihuixun/1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