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防治资讯 > 防治会讯
  • 农副产品供应链,农副产品采购合同

    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边境口岸及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营造的便利运输条件,积极推行农产品6小时快速通关政策,实现冷鲜产品便捷运输通关,逐步形成完整的产、销、运一体化链条,创造新的出口贸易增长点。聚焦食用菌生产管理环节,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研究院,汇聚专业技术人员及工程师,学习国际先进标准化生产流程,举国之力研发自动化生产、分拣、运输设备,运用工业技术手段探索新型工厂化发展模式。

    特别是松茸、灵芝、羊肚菌、牛肝菌、鸡油菌等广受欢迎且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野生菌类,往往依赖于人工甄别采摘,标准不一,更难兼顾品相与质量,高端产品未能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制定食用菌行业的碳标签制度是顺应产业绿色转型发展趋势,推动食用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中国在国际碳标签制度制定上的话语权,实现中国食用菌产业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副产品展销会



    1、农副产品展销会

    具体来看,在出口产品类型上以干品类居多,罐头类为主,精深加工少、附加价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常见食用菌产品供过于求,高端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难以满足不同消费市场多种饮食习惯的差异化需求。因此,中国食用菌产业应重点关注干品及罐头类产品,研发肉厚耐储品种以提升干品品质与口感,并选取硬度高、弹性大的菌菇作为罐头制作原料,保证品相及营养价值。



    农副产品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2、农副产品需要食品经营许可证吗

    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4112.69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93.03%,以绝对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尽管我国的食用菌出口量占世界的50%以上,但我国的食用菌出口量尚不足国内总产量的2%,庞大的产量缺乏与之匹配的国际贸易市场,需着力提升食用菌的核心竞争力,以创造新的出口贸易增长点。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3、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实现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是响应时代号召,当前食用菌行业整体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与国际标准化生产模式仍有距离,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明星企业,出口贸易呈现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态势。并重点关注碳标签这一新型绿色贸易壁垒,大力推进中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建设,形成行业统一标准,积极引进绿色生态技术,探索低碳替代基质,限制农药与化肥的使用,从生产源头降低碳排放量,实现食用菌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4、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韩国召回中国不合格食用菌产品79批次,主要召回产品为黑木耳、灵芝及其制成品,农药残留超标是最主要的召回原因,此外还有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超标、微生物超标等召回原因。



    农副产品进项税抵扣新规定



    5、农副产品进项税抵扣新规定

    以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重要展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建立异国工厂拓展销售渠道,通过技术交流、技术指导形成睦邻合作优势,促成更多惠及国际民生的小而美工程,打造多方共赢的食用菌国际贸易网络,实现国家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angzhihuixun/27177.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