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作用效果比皮下注射更快,而且对于刺激性较强、药量较大的药物,耐受性比较强。臀大肌:可以采取十字法和联线法来定位,十字法是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脊最高点做垂直平分线,外上四分之一处属于注射部位;联线法是将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在外上三分之一是注射部位。肌肉紧张会让注射带来的痛感更强烈,所以尽可能地放松肌肉能让痛感降到最低。注射之前,可以通过问一些生活方面的问题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一般肌肉注射使用的针尖是22G到30G的(一般是由药剂的浓度决定的,当然,医生会根据你的药物告诉你该使用什么针头)。上臂三角肌:选择上臂的外侧,在肩峰下2-3横指处是注射部位。肌肉注射的药物量一般用立方厘米(ccs)或者毫升(mls)来计算。肌肉注射的时候要注意使用针尖直接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深度大约在2.5-3cm左右,回抽无回血之后再注入药物。
1、肌肉注射法定位
注射后一周之内需要注意饮食,不可以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采用Z径路注射法不仅能减轻皮肤刺激,还能让药物更好地封闭在肌肉组织内,从而增强吸收效果。婴儿或者3周岁以下的儿童不适合在此区域进行肌肉注射,因为这时候肌肉还没发育完全。当然,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做决定,护士也会教授肌肉注射的具体方法,总的来说,应该和以下所说基本一致。
2、肌肉注射法理论讲课
如果患者不是很清楚,还需耐心解释注射的位置及药物注射后的身体反应等等。在注射之前,可以用非惯用手捏起注射点周围的皮肤辅助注射(惯用手操作针管)。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患有某种疾病,需要注射药物,那么学习肌肉注射(IM)或许就成了你的必修课。肌肉注射的部位有很多,例如臀大肌、上臂三角肌以及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不同的部位采取的定位方式也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3、肌肉注射法图片
股外侧肌(大腿):大腿可以分为3部分:中间那部分就是我们要注射的部位。因为注射进肌肉的药物也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肌肉需要伸展来容纳这些外来的液体。在进行肌肉注射时,针头的插入动作会在肌肉组织上形成一个细小通道。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一旦发现有血液进入针管里了,说明针头插进了血管而不是肌肉里,6] 你就得重新换针头和注射器了。因为当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上的时候,肌肉一般会放松下来。
4、肌肉注射法位置图
这样,针头在肌肉内的通道就会形成Z径路,从而让药物留在肌肉组织中。臀中、小肌(臀部):找到正确的部位:将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V型区域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huanjingkongzhi/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