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山雀zi zi ge的叫声几乎是鸟类世界中最容易识别的了。大山雀另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脖颈上有一条长长的黑色领带,一直会延伸到整个胸腹部。所以,以后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多在林间走走听听,看看可爱活泼的大山雀正在哪里跳跃纷飞哦~。但是,有趣的是,不同地方的大山雀叫声也会有所区别,通常是在zi zi ge的音节组合上弄点变化,或者在音调上、重音上弄点小花样,这也是鸟类方言最明显的例子。
栖息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结群活动,于高大的针叶树和阔叶树上或穿梭于灌丛间,有时与大山雀混群,主要取食昆虫,也吃植物性食物,黄腹山雀在山雀家族中是少有的夫妻双栖双飞鸟,可以说是山雀中的爱情鸟。有观点认为,苍背山雀只在海南确认存在,而在岭南地区(不包括海南岛)出现的灰色山雀依然归为远东山雀。在分类上属于雀形目的山雀科,山雀们都喜欢在林间活动,尤其喜欢在枝头间跳跃穿梭,很是活泼。
1、大山楂丸
除繁殖期成对或单独活动外,其他时候成群,常成10~30只的群体在高大的阔叶树或针叶树上,有时也与大山雀等其他鸟类混群。大山雀的喙尖而细长,是典型的食虫鸟,据中国鸟类学者的研究,大山雀的食物中昆虫所占的比例高达74.14%,而其他节肢动物,如蜘蛛占22.91%,它们取食的昆虫中以鳞翅目昆虫最多,其次为鞘翅目昆虫,此外也吃少量草子、花等植物性食物。
2、大山近况
不过,很多观鸟的朋友会戏称这条黑带为大山有雀的胸毛,煞是有趣。而这种时候,就有可能和其他山雀家族的朋友有那么一些混淆,例如身上黄绿色更多的、体型也和大山雀差不多的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 )以及个头更小一些的黄腹山雀(Parus venustulus )。不过万变不离其中的是大山雀的翅膀上只有一条醒目的白色条纹,俗称一道杠。
3、大山雀介绍
别名:山呼呼黑(北名),羊粪旦(甘肃),白面只(南名),白脸山雀。大山雀这个名字总是让不熟悉它的朋友们产生误会,误以为人家的块头很大,其实,大山雀的大字只是因为它在山雀家族中算的上个体大的,其实它可是要比小麻雀还要小上好大一圈呢。这些细微的差别正是建立在大山雀黑白灰的底色上的,例如有的大山雀背上的黑灰色底色中会有黄绿色、甚至会有蓝色,有的大山雀胸腹部白色的底色中会有黄色。
4、大山雀北方亚种
每年的3-8月是大山雀的繁殖期,它们对于建窝地点并无过多的挑剔,不论是树间、石隙、屋檐、墙缝,还是废旧的鹊巢,只要能栖身产卵即可。成年大山雀头部整体为黑色,两颊各有一个椭圆形大白斑;翼上有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易辨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jichangjianshe/2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