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别山地区的野外调查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个体遥测结果发现,白冠长尾雉春夏季主要在混交林和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灌丛中栖息,而在秋冬季至冬季末期,灌丛则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且很少利用常绿阔叶林。
然而当地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利用过度,特别是1993 年保护区缓冲区内非法建立的数个大型煤矿大肆砍伐保护区森林以及1996 年大规模哄抢林木现象使得保护区内上万亩亩林地被毁,造成白冠长尾雉夜宿树数量锐减,对白冠长尾雉生存产生较大影响。其他在我国许多地区,一些农民为了保护庄稼而在山区小块耕地周边投放毒饵,致使白冠长尾雉误食毒饵而死亡。
1、白冠长尾雉有人工饲养吗
总体上,对比2003 年至2005 年、2011 年至2012 年、2018 年至2019 年先后三次全国范围的白冠长尾雉分布区调查,结果显示除极少数自然保护区内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基本保持不变或有所上升之外,绝大部分自然保护内野生白冠长尾雉种群密度在快速下降。
2、白冠长尾雉是几级保护动物
在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区内,分布有60 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包括:重庆的金佛山、大巴山、缙云山,贵州的梵净山、宽阔水、麻阳河,陕西的佛坪、长青、牛背梁,河南的鸡公山、连康山、大别山,湖北的神农架、五道峡、大别山,安徽的金寨天马、鹞落坪、古井园,湖南的八大公山、天门山等(图5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白冠长尾雉被列为易危(VU )等级。
3、白冠长尾雉鸡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林场,曾经一段时间内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导致该地区的白冠长尾雉种群数量呈现数量级式下降趋势。根据其历史分布区推测,白冠长尾雉应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山地,这一地区也可能代表了长尾雉属祖先的起源地。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年,李筑眉等人调查发现白冠长尾雉在核心区内的数量为零,缓冲区内有零星分布。
4、白冠长尾雉与野鸡的区别
年至2012 年,对白冠长尾雉在国内可能的分布地点进行了全面调查后,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历史分布区域中近一半(46% )区域未发现其活动踪迹,且其种群数量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图6 )。h1>
白冠长尾雉—雌鸟
雌鸟尾羽短,长度仅有雄鸟的1/3。白冠长尾雉主要生活在海拔200 至2600 米之间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松林、杉木林、灌丛和农田中(图7 )。
5、白冠长尾雉视频
过度捕杀过度捕杀是白冠长尾雉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此外,森林砍伐致使一些地区的白冠长尾雉栖息地呈现片段化趋势,对野生种群生存造成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rouji/1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