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秒制度的引入解决了世界时和原子时的协调问题,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闰秒嵌入的偶然性对某些计时装置造成了麻烦,例如日本就报告其时间标记系统曾经崩溃了3次,而每次都是因为这个闰秒。最后,说说Windows,Windows Time Service不支持闰秒通知,所以,当闰秒发生的时候,你的Windows上的时间会比实际时间快一秒钟,这需要等下一次的时钟同步才会完成修正。
闰秒是在每年6月或12月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进行跳秒或不跳秒。长度为366天的那个年我们通常称闰年,闰年增加的那一天,我们称之为闰日。年6月30日,时间会多出现一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闰秒。年的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当国际原子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差达到0.9秒时,协调世界时就增加或减少1秒,以尽量接近世界时,这个修正被称作闰秒。
1、闰秒产生原因
所以人们自然想到用闰秒来解决平太阳日与原子秒之间的矛盾,办法和历法中的闰年制度类似,通过让某一天的长度为86401秒或86399秒,最终使一平太阳日的平均长度接近86400原子秒,人为加减的的那一秒就是闰秒(leap secend)。下图是有UTC以来闰秒的调整表(来自Wikipedia闰秒的中文词条)最近由于科学网一篇《大厂呼吁废除闰秒,专家:不能一蹴而就》的新闻,闰秒问题再回大众视野。
2、闰秒2035年将取消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1月12日发布的2015年闰秒公告,今年的闰秒实施前后的时间标记为: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闰年/闰月(闰年多出来的时间单位是月, 闰月多出的时间单位是天),闰日(天)都没有听说过, 还有闰秒吗?如果决定加入闰秒,那么这一秒是被加在第二天的00:00:00前的,也就是说,时间会出现23:59:60的情况,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00:00。
3、闰秒将在2035年取消
如果是负闰秒的话,23:59:58的下一秒就直接跳到第二天的00:00:00了。BIPM时间部门负责人帕特里齐亚·塔维拉表示,这项历史性决定将允许秒数连续流动,而不会出现目前由不规则闰秒造成的不连续性。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不稳定性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无法像闰日制度一样设置规则的闰秒,只能根据地球自转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闰秒。
4、闰秒事件
自1972年协调世界时正式使用至今,全球已经实施了27次闰秒调整,最近一次的闰秒调整是格林尼治时间2016年12月31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changdaojibing/1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