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防治市场 > 豆粕
  • 为什么端午节要说安康不说快乐呢,为什么端午节都说安康不说快乐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七八年之内冒出的一个说法,为何能拿着两千年之前的故事,企图推翻一千多年的风俗?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那么,猛然一个人出来,说端午快乐原来是错误的,端午安康才对,而且这个说法本身似乎逻辑上言之成理,又足够简单便于解释。



    为什么端午要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1、为什么端午要说安康不能说快乐

    在始作俑者,大约只是把不能说快乐当作一个噱头,在互联网上吸引眼球,顺便推一下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知识本身是烂大街的了,老巴2009年在文化网站当主编的时候就专门做过端午的内容)。因为,一个节日能不能说快乐,不是考究这个节日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是否喜庆,而是应该考证,这个节日在当代(回溯一段时间之内)是否是一个让人快乐欢度的节日。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首先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这个节日不但要放假,大家还要包粽子,吃咸鸭蛋,赛龙舟,举办消暑、游园、晚会,种种充满欢乐的活动。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吃粽子、划龙舟既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享受美食,参与竞技活动;扎五毒,配香囊,绑五色线,点朱砂,也从单纯的祛病防毒措施,演化为节日的休闲习俗。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中,有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只是说,既然形成了民间节日,那么有人欢乐有人愁,本来也就是常态。历朝历代,借端午,缅怀屈原、伍子胥,抒发胸中不平的作品也大有人在。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然而,由于端午节本身是一个重要节日,端午节快乐又是之前大家常有的节日祝词。端午节纪念春秋时忠臣伍子胥、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汉朝孝女曹娥等,都是悲壮、凄凉、肃穆的纪念,所以不宜说快乐。千百年来江浙一带相传伍子胥死后忠魂不灭化为涛神,端午节即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doupo/34503.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