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粽子,妇女和孩子们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以及小猴、小虎形状的手工艺品,端午节时和香包一块儿,选出一两件挂在胸前。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1、端午节什么时候2024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
2、端午节什么时候过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3、端午节什么时候贴公鸡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夏商周时代,人们就知道从植物取药治病、防病,五月五日是取药的好日子,也是预防疾病的好日子,据传商周时代就有了午日以兰汤沐浴的习俗,至少在屈原之前就应该有这样的习俗,甚至是节日了,这应该是端午节最早的源头。
4、端午节什么时候开始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百越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angzhifaguizx/2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