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作基肥要腐熟,不要用生粪,用没有腐熟的蚯蚓粪容易引发病虫害。在农村,我们时常能见到红蚯蚓,如果打算在附近池塘边钓鱼的话,还会在家门口的土里挖些红蚯蚓,其实它不只有钓鱼这些作用,还有很多的用处,因此还有一些人开始单独养殖起来了。后期幼蚓生长迅速,要增加除粪补料次数,用下投法补料并及时扩床养殖;当性成熟进入繁殖期后,要发挥蚯蚓生产和产茧优势,不失时机地降低养殖密度或及时采收利用,或取代旧的种蚓。
擅长:猪,牛,羊,鸡,鸭,鹅,鱼,犬,猫,兔,草鱼,鲢鱼,甲鱼等饲养和疾病防治技术。擅长:擅长鱼苗,甲鱼苗,鳊鱼,鲈鱼,石斑鱼,草鱼,刀鱼,鲢鱼,鲤鱼,鲫鱼,其他水产养殖,太阳鱼,鳜鱼,胭脂鱼,金鱼,银鱼,青鱼,罗非鱼,黄颡鱼,巴沙鱼,花骨鱼,石爬鱼,水蜂子鱼,甲鱼养殖。
1、红蚯蚓养殖方法图解
导读:在农村,我们时常能见到红蚯蚓,如果打算在附近池塘边钓鱼的话,还会在家门口的土里挖些红蚯蚓,其实它不只有钓鱼这些作用,还有很多的用处,因此还有一些人开始单独养殖起来了。现如今,红蚯蚓的用途是越来越广了,市场需求也比较大,因此养殖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想要有好的养殖成果,还是需要掌握一些相应的养殖技术哦,觉得本文对自己有帮助的话可以保存本文哈!
2、红蚯蚓养殖箱
传统的几世同堂混养法,因为在采收利用上无法分别大小:超过最佳收获期的成蚓,来不及采收,浪费饵料和养殖设备;未到最佳收获期的幼蚓,采收了则降低产量,人工分拣又增加劳动强度。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米3万条或每平方米2.5公斤;后期幼蚓至成蚓养殖密度可逐渐降至每平方米2万条左右。关于红蚯蚓养殖技术的精彩图文、热门评论,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欢迎阅读。
3、红蚯蚓养殖批发
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2公斤至2.5公斤或每平方米1万条至1.5万条,每隔六七天清除一次蚓粪,采收的蚓茧投入孵化床保湿孵化,同时翻倒种蚓床,用侧投法补料,以改善饲育床生态条件,以利繁殖。
4、红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如何
但在生产中发现,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蚯蚓生长繁殖的优势期(性成熟前后,以蚓体出现环节为标志)实行短期(一般以1个月为宜)高密度养殖,而又增加采收次数,及时调节与降低种群密度,保持生长量和采收量的动态平衡,是夺取蚯蚓高产的关键。蚯蚓养殖的最佳密度,以每平方米2.8公斤至3.1公斤或每平方米2万条为宜,在此范围内,投种少、产量高。
5、红蚯蚓养殖技术方法
成蚓每月投料两次,除蚓粪、取蚓茧或倒翻饲育床三四次,每次给料厚度为15厘米到20厘米,一直保持饵料新鲜透气,创造蚯蚓最佳生态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angzhifaguizx/6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