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粮食生产上看,粮食作为基础农产品,其生产往往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而这些资源若用于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农民花费时间从事其他非农行业,可能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5500万吨;国有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的合理范围内。在加工环节,优化产能结构,大力发展适度加工,推动粮油副产物梯次利用。
粮食出入库是否规范、安全、粮食是否被非法动用、粮温是否正常、有没有虫害,省里都可以实时监测到。要做细做实六大提升行动,用好政策,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做实项目、集中攻坚,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粮食主产区全力推进夏收夏种
比如,农业法、乡村振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黑土地保护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反食品浪费法等,还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性法规。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下简称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记者:作为我国粮食领域首先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专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有何重要意义?
2、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
作为一家中小型玉米加工企业,多年来立足黑龙江粮食资源优势,以玉米为原材料,通过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5等产品,不断延长玉米产业链,玉米附加值提高50倍以上,为黑龙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从建国初期的数据统计来看,四川为我国首先大粮食主产省,同时,由于南方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水资源,在建国初期全国粮食产量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南方省份占据优势。
3、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平衡区
在各地建设智慧粮库的背景下,粮食企业对规模化、集成化装备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本世纪初有人提出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补偿机制,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产销区合作不断深化,但利益补偿机制一直没有建立。横向利益补偿机制通过经济补偿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确保粮食生产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测算对于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效果至关重要。
4、粮食主产区春耕春管顺利
近年来,我国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加速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走上快车道,但仍存在种粮收益较低、粮食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水平低等制约因素。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对主产区利益补偿到位,主产区重农抓粮才能有持久的动力、热情和干劲。为了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国家引导培育粮食加工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生产基地,统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jichangjianshe/3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