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红点齿蟾是在碗米坡镇磋比沟大峽谷的一处大溶洞中发现的。随行的保靖县林业局森保站负责人介绍,这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红点齿蟾的幼虫,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的洞穴环境中,身体成为了透明状。红点齿蟾生活在900-1900米的山涧洞穴及周边地带,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附近,可在离洞口数十米深的黑暗环境中生活。
红点齿蟾头大而扁宽,吻端钝圆,吻棱显著,瞳孔纵置,鼓膜明显的大而圆,颞褶细,自眼后角起沿鼓膜上缘到达肩部,成钝角状。湘西网4月10日讯(特约记者彭司进通讯员田仁喜)4月8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在保靖传开:在该县境内的白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存有红点齿蟾。红点齿蟾在洞内长期无光条件下生活,皮肤颜色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
1、红点齿蟾幼体
红点齿蟾是中国特有的濒危物种,在1956年被发现,全世界只有少数高山洞穴中有分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mianyi/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