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讲那里的人粪都倒到海里去了,他们那里的人都吃海鲜,人粪也很有肥效。粪尿桶上面搭盖稻草毡或油毛毡,遮挡雨水,有的用破薯笠反盖桶口,让过路人小便通过破笠帽漏入尿桶,以防有人将泥块抛入尿桶,降低肥力。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土地到户耕种,挨家挨户都有粪坑,大坑隔成小坑,供农户倒人粪,农民利用各种措施积肥,种好责任田。温州郊区和永嘉沿江地区都有吴桥合同粪分配,解决城市居民的人粪出路,同时为农村种植业提供用肥。
人粪是农业当家肥料,农民习惯称人粪为壅,如担壅、壅稻、壅麦、壅菜等。因为茅坑都废了,挨家挨户都建成了抽水马桶,人粪尿都排出了,公厕也都如此,人粪乱排放增加了污染。为了积存人粪和施肥方便,生产队在隔河的田埒河岸建造粪坑,这些粪坑都是开口坑没有盖棚的。为了让人方便多积人粪,在许多农村街头路边搭建路头坑,放置粪尿桶,一般路头坑用砖砌瓦盖坑屋。
1、人粪便可以直接当肥料吗
过去的吴桥是温州的郊外,是清卫管理单位人粪销纳之处,清卫工人每天从市民家收取的人粪在此处供应给农村生产队,温州郊区农村生产队都有人粪供应计划合同,农民称合同粪,也称吴桥粪。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个农村的一位七、八十岁孤独老太婆,她很喜欢种瓜种菜,在村里的祠堂和小学围墙外的路旁放置好多只破尿盆、旧粪桶、小马桶,供人小解,目的积粪尿种瓜菜。
2、人粪便怎么做肥料
石坦村(称状一大队)原有10个生产队,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来个一分为二成了20个生产队,每年每个生产队都有几次到下山买人粪,有的把鱼卤买来当肥料,直到联产承包土地到户后,才停止到下山买人粪,农户多买氮肥、磷肥壅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专门安排一个劳力定时上家门端尿盆马桶收入粪,一般每天或隔一天的早晨,把每户的粪尿端出倒入粪坑,并把马桶洗刷干净送还人家门口。
3、人粪发酵最快的方法
对农家人粪归集体,不是无代价,采取按年龄人数计价到户参加收益分配,据状元石坦村一位老会计回忆,计价标准:0至5岁、6至10岁、11至15岁、16岁以上按各种标准计算,16岁以上作为大人的最高价格。人粪计价归生产队后,农户个人一律不可使用,如发现擅自挑粪种自留地(园),均以偷粪处罚,扌口2分,罚款,有的罚放电影。
4、人粪尿浇樱桃树好不好
在诸如大阪和江户——即后来的东京——这类大城市,人口的变动抬高了人类粪便的价值,它有时也被称为人粪肥。如何管理人类尿是一个难题,人类尿是一个不错资源,过去利用人类尿做作物肥料造福人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种田需要肥料,除了农家栏肥、农家粪、合同粪以外,还要到下山买人粪,每年都有二三次组织劳力到洞头、坎门等地买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817maji/2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