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星介绍,放归之后,研究中心会进一步做好跟踪监测、数据收集、科学分析等工作,实时掌握放归鳄蜥的变化、动态,为做好整个保护区的鳄蜥家族保护工作提供依据。自从2005年保护区正式运作以来,保护区不断加强对鳄蜥及其栖息的保护力度,鳄蜥野生种群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保护效果十分明显。保护区于2005年开始人工繁育救助工作,2010年建立鳄蜥研究中心,开展鳄蜥人工繁育救助科学管理。
希望社会各界人士支持和关注鳄蜥的保护事业,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杜绝破坏鳄蜥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濒危鳄蜥重获新生,才不会是梦想。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鳄蜥生存环境,记者跟随着邓福星前往南岭的大山深处中,寻找鳄蜥生活的溪沟。脑袋像蜥蜴,尾巴像扬子鳄,侧扁的尾巴上,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在保护区的鳄蜥研究中心,200余只各年龄段的鳄蜥一动不动地静伏着,像凝固的雕塑。
1、鳄蜥多少一只
头部较高,头部和体形与蜥蜴相似,颈部以下的部分,特别是侧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状的鳞片,又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则又很像扬子鳄,所以被称为鳄蜥。鳄蜥生长较慢、体型较小,一般野外三年多才成体,人工繁育情况下,有的鳄蜥两年多可以长成成体。目前在我国鳄蜥野生种群数量约为1400 只左右,急需要开展种群的恢复工作,研究鳄蜥的繁殖技术、鳄蜥的疾病防治、鳄蜥的生境恢复等。
2、鳄蜥儿童绘画
雌性鳄蜥对求偶的雄性鳄蜥有选择性,一般选颜色鲜艳,身体强壮的雄性,而雄性鳄蜥为了与雌性鳄蜥交配往往会互相竞争,相互撕咬,胜利者则与雌性鳄蜥交配。在这片森林中,鳄蜥们并不孤单,黄腹角雉、穿山甲、中华鬣羚……无数珍稀动植物与鳄蜥共同生活在这里,与保护区内的村民相伴为邻。在展示了鳄蜥生存的溪沟之后,坐在溪边,邓福星接着讲述:一般情况下,在成长到5岁之后,鳄蜥就会被放归野外。
3、鳄蜥蜴
鳄蜥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分类上为独科独属独种,被誉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对于研究爬行动物的起源和演化、蜥蜴目各科分类等有重要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鳄蜥人工繁育种群从原来的18只,扩增到600多只,保护区先后开展了3次野外放归,共放归鳄蜥150只。
4、鳄蜥蜴其实是哪种生物
如果在大河大溪中生存,发大水时,体型很小的鳄蜥就容易被洪水冲走,还有无处不在的蛇、鼠等天敌,因此,鳄蜥只存活在这一带的小溪沟、小水潭中。鳄蜥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全国鳄蜥野生数量约1200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是广西以外的区域首次发现有鳄蜥分布,对鳄蜥这一珍稀物种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fuhuayuchu/3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