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苗种良好栖息环境,在播苗之前应将虾池、蚶田、蛏埕和滩面翻松,利于种苗潜入地表。鱼类:草鱼、鲤、鲫、斑点叉尾鮰、罗非鱼等绝大多数养殖鱼类在夏季更易发病,应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鲤浮肿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罗非鱼链球菌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扣蟹暂养密度应控制在1000斤/亩以下,稻田暂养池暂养密度应控制在每亩3000只以下。
鱼苗及时分池,防止生长规格差异过大,肉食性鱼类出现大吃小的现象,分池前后做好抗应激、防缺氧和消毒工作。夏季,多种淡水养殖鱼类常会发生病毒病,如感染草鱼、青鱼的草鱼出血病;感染鲤、锦鲤的鲤浮肿病和锦鲤疱疹病毒病;感染鲫、金鱼的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等。养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等工作,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种类的生物量和种群量。
1、鱼苗养殖技术视频
苗种生产企业尽量与物流企业直接对接,建立稳定的运输线路,保障苗种顺利运输至养殖企业。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水产品市场供应有序,现研究提出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根据不同贝类品种,适时将符合规格要求的稚贝转移到海区、滩涂或养殖池塘中开始养成期的生产。夏季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
2、鱼苗养殖方法和技术
将P3—P5仔虾进行10天标粗,标粗结束前检测仔虾中常见病原并观察仔虾健康状况,选择无病原检出的健康仔虾转入暂养池进行30天的暂养,暂养结束前检测对虾中常见病原、观察其健康状况,选择无病原检出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对虾,进行50-60天成虾养殖。筏式养殖网笼、梗绳上易附着杂藻、杂贝等生物,影响养殖笼内水体交换,降低筏架承受力,要及时清理、更换网笼、浮漂、梗绳等设施,去除附着生物。
3、鱼苗养殖基地
不要定期往鱼池里泼洒杀虫药、投喂抗生素来预防鱼病,会破坏水环境和降低鱼的免疫力。扇贝、牡蛎等养殖中需要运输上岸开展分苗操作的,要选取凌晨或傍晚时段进行,并用遮阳网遮蔽阳光,用新鲜海水流水冲洗,避免高温对贝类成活率的影响。养殖过程中使用商品化饵料,加强投饲管理,根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的饲料投喂量。
4、鱼苗养殖视频
主要是通过疏苗、提前售卖达标产品等措施适当降低贝类养殖密度,有条件的可将养殖贝类从近岸、浅水海域迁至离岸、深水海域。在不同盐度的对虾养殖池塘中科学套养一定数量鱼类,及时清除对虾养殖群体中的少量患病个体,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实现对虾病害的生态防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mianyi/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