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不能放盐,据说放盐煮蛋就会让营养成分流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糖与鸡蛋的结合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而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不利于身体健康。又因为地菜的谐音为聚财,人们将美好的心愿寄托在它的身上,认为地菜煮鸡蛋能够沾一点财气,能防病健身。据《本草纲目》记载:佛家常以地菜作挑灯杖,据说夏日可驱除蚊虫,故荠菜又名护生草。
止血的功效: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还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在农历三月三前,到野外挖一些荠菜,将杂物去掉以后洗净,然后连同荠菜根一起放入锅内。谈到吃的肯定不要忘了苏轼,某一年的春季迟迟不下雨,他种的蔬菜都不发芽,只能吃点春笋和言辞啊,要不然就是去挖地菜煮汤饭,诗曰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1、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和习俗
地菜即荠菜,谐音"聚财",被誉为"菜中甘草",荠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到了三月三,壮族的青年男女会聚集在街头欢歌、或者是汇聚在江边饮宴。而且还有很高的药效,使用荠菜要采集春季刚刚冒出地面鲜嫩的荠菜,这样的荠菜不但口感好,而且蕴含了一个冬季的营养成分,吃起来对于身体更为有益。
2、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是农历还是阳历
想不到地菜的历史有如此之久,千百年来,食用地菜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浸泡好的鸡蛋放入锅内,大火煮,开锅后转为中火煮七八分钟后,关闭火。当人们吃了地菜煮鸡蛋之后,头脑不痛、腿脚灵便,顿时精神气爽了。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他找来野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充饥。
3、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
宋初《清异录》称地菜汤为百岁羹,并不是说吃地菜能活一百岁,而是说活了百岁的人,什么好吃的都尝过了,牙也掉了,仍然能享受到地菜的美味。三月三,是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一天,为什么大家会那么兴高采烈呢?地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野菜,从先秦时期到今天,流传下来关于地菜的诗就有了600多首,可以说是野菜文化中的王者了。
4、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由来及寓意
有一年的三月初三,神农远游经过云梦泽(今孝感),看到乡民们头疼难耐,他便找来了鸡蛋和地菜煮给人们食用。荼指的是菊科的一些野菜,味道比较苦,《谷风》里用来形容女子被丈夫抛弃,内心苦楚;而地菜就比较好吃,正好用来形容渣男喜气洋洋地迎娶新夫人。三月初的荠菜,开春发出来的首先批嫩苗刚刚成熟,储存了整个冬季的能量,而且初春天气还比较寒冷,生长慢,所以药用价值最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yumi/32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