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低蛋白饮食,预防和治疗慢性因肾功能不全而造成蛋白质代谢失调引起的损害。随后糖异生即为葡萄糖主要来源,脂肪氧化分解(特别在肝脏)加速,导致酮症酸中毒。正常人血乳酸水平甚低,为1~2mmol/L,当超过4mmol/L时称为乳酸性酸中毒。乙酰辅酶A在线粒体内通过两个途径产生,即丙酮酸的氧化及脂肪酸的氧化,随后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为CO2并产生能量。
B.乙状结肠肠腔侧有HCO3-/Cl-交换,正常情况下将HCO3-转运到肠腔,而Cl-重吸收;手术后由于大量含Cl-的尿液经输尿管进入乙状结肠,Cl-被大量重吸收,HCO3-大量分泌,可造成明显高氯性酸中毒。如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后的患者常有明显高氯性酸中毒,这是因为:
1、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的呼吸表现为
在恶性肿瘤性疾病时,特别为巨大软组织肿瘤时常常可有不同程度的乳酸性酸中毒,这是肿瘤组织生长十分旺盛、厌氧代谢明显以及全身情况下降、营养障碍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果患者合并有慢性肾脏疾病,肾脏不能充分代偿性排泄过多NH4 ,可以加重酸中毒。轻度乳酸酸中毒可通过补液和改善循环来缓解,严重时可能需要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2、代谢性酸中毒名词解释
饥饿性酮症酸中毒为饥饿产生的中等度酮症酸中毒,在开始的10~14h,血糖由糖原分解所维持。这型乳酸性酸中毒发展常较慢,但如果在合并有组织灌注不足等情况时,酸中毒可十分严重;如存在慢性酒精中毒则更易出现,可能是饮酒使肝糖原再生减少,乳酸利用障碍所致。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液中增多的H 可立即被血浆缓冲系统所缓冲,通过上述反应,血浆HCO3-及缓冲碱被消耗,生成的H2CO3可由肺排出。
3、代谢性酸中毒主要原因
与其他高AG代谢性酸中毒相比,尿毒症性AG不能被代谢(β羟丁酸、乙酰乙酸、乳酸等均能被代谢),没有潜在性HCO3-,且导致酸中毒的因素(肾功能的慢性毁损)不可能被去除,所以需给予一定的外源性碱性物质,使血HCO3-缓慢回升至20~22mmol/L左右,以减轻骨的病变。
4、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
酮症酸中毒为乙酰乙酸及β-羟丁酸在体内(特别是细胞外液)的积聚,还伴有胰岛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可的松、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不同程度的升高,是机体对饥饿的极端病理生理反应的结果。代谢性酸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种酸碱平衡紊乱,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原发性HCO3-降低(<21mmol/L)和PH值降低(<7.35)为特征。
5、代谢性酸中毒血气分析
正常葡萄糖酵解时可以产生NADH,但是生成的NADH可以到线粒体而生成NAD ,另外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PDH)作用下转化成乙酰辅酶A,后者再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化为CO2及H2O。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jishengchongbing/6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