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半夏生指的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半夏开始生长。夏至过后,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所以,在夏至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补。由于无锡地处南方,较潮湿,夏至时期人们的食欲会下降,当地人认为麦粥健脾养胃,能有效缓解苦夏时的食欲不振,从中医来讲,还可祛湿利尿。
在饮食上,不少地区有夏至吃面的说法,除了夏至面、各地区还有不同的特色美食,一起看看你知道哪些?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芝麻酱加入少许清水搅拌开,加入生抽、盐、蒜泥、醋充分的拌匀,最佳加一点油泼辣子,拌匀倒在面条上,吃的时候拌匀即成。俗话说:饭不香,吃生姜、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都是对生姜所具有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所做的精辟的概括。
1、夏至节的风俗有哪些
夏至气候炎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因此在江苏等地方有食三鲜的习俗。我国古人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因为夏季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下降,南京地区的人们就通过吃豌豆糕来开胃。
2、夏至节的风俗吃什么
现在,夏至更多地是作为节气出现,人们为了适应夏至时节的气候特点,会多吃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材。夏日炎炎,食欲减退,我们可通过搭配食物的色彩,提高食物的颜值来提高食欲。关于夏至节的习俗,一般有祭神祀祖(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人们会在此时举办祭神典礼,一是庆祝丰收、二是祈求丰年消灾)与消夏避伏(夏至日这天,妇女们会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皇家也会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
即在夏至当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民间认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夏至交节点,一般在公历6月21-22日。祭祖:夏至节气,是传统中四时八节之一,在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夏至节气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山东地区也流行吃夏至面,但通常是吃过水面,将煮熟的面在凉水中过一遍再吃,清凉爽口。因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有利于一些寒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应对高温天气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044887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fz.360biao.com/tuji/28170.html